主页 联系电话 ac国际米兰国际足球 联系我们
2025年石化行业面临“四期叠加”!

发表时间: 2025-03-24 11:00:11

作者: 石油化工设备维护与检修网

浏览: 37

世界经济周期的低迷期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瑞银、摩根大通等国际组织和机构预测,因受地缘政治、区域动荡及贸易保护主义、供应链重构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世界经济增速将严重受挫,未来5年的增速将一直在较低水平徘徊,将经历大约10年的低迷期。

世界经济论坛最新发布的《首席经济学家展望》报告显示,2025年全球经济将面临重大挑战,56%的受访首席经济学家预计经济形势会走弱;全球经济正承受巨大压力,增长前景处于几十年来最低谷。我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正在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不再过分追求速度和规模的增加,而更加注重发展质量和竞争力的提高。在新的发展阶段,我国经济增速将保持在5%左右。世界经济正在经历低迷期,石化产业的发展举措、管理思路及创新与转型之路径选择,都要立足国际国内的大环境和发展阶段。

  “十四五”规划的收官期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要求,全面总结评估“十四五”规划任务目标的执行情况。在“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有两项并行推进的重点工作,即“十四五”规划的圆满收官与“十五五”规划的研究编制。

收官之年对原来规划部署的各项任务目标进行全面总结评估十分重要,这不仅是检验“十四五”工作质量和成效的重要过程,而且是“十五五”规划的重要基础和起点。在收官过程中,石化全行业和石化企业都要认真对照“十四五”规划的各项任务目标,逐项总结、评估,不仅要总结取得的成绩和进步,还要分析存在的差距与不足。通过收官之年的全面总结与评估,系统分析进步与差距、得与失,为“十五五”规划的编制奠定坚实的基础。

深度调整的阵痛期

世界化学工业近百年来始终在创新、调整、转型中升级与发展。与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相比,我国石化行业在规模大型化、产业集中度、整体竞争力方面的进步是明显的,但产业结构高端化因受自主创新能力和技术的制约而差距明显。当前石化行业的深度调整,既要统筹好供给和需求的关系,又要统筹好做优增量和盘活存量的关系。

石化行业就增量和存量看,当前的突出矛盾是供大于需。供给的现状是多年来我国20多种大宗基础化学品和通用材料,其产能产量稳居世界首位,特别是“十三五”以来,新建炼化一体化装置集中建设、集中投产和化工园区的发展,产业集中度、行业整体竞争力不断提升,产能产量也快速增长,供给能力大大增强。当面临国际市场低迷、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的现状时,“内卷”式竞争持续加剧,产品价格自2024年以来持续下行,众多企业和全行业效益严重受损,利润大幅下降,2023年全行业实现利润总额比上年下降20.7%,2024年再次下降。

在供给与需求之间还存在结构性矛盾突出的问题,高端产品短缺的状况长期存在,一些国内市场急需的高端聚烯烃、电子化学品、超纯超净试剂、高性能复合材料、高端膜材料及己二腈等关键单体,长期依赖进口或依靠跨国公司供应,造成新能源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及尖端和安全领域存在“卡脖子”或受制于人的状况。

这都表明我国石化行业到了非深度调整将难以度过当前的低迷期、非经历深度调整的阵痛将难以走出“内卷”困境的时刻。深度调整要规范市场秩序与行业自律,依靠产业政策和科学先进的标准,在公平竞争和充分竞争中,淘汰竞争力不强的落后产能;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培育的同时,供给侧通过创新加快产品的高端化、差异化,需求侧则通过创新持续拓展新的市场需求。

双循环发展格局的关键期

近年来,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国际经济环境和格局深度调整,严重冲击了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导致了产业链受损或供应链不畅。统筹发展与安全,必须加快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鉴于当今的国际环境和不确定性增多,出口形势将更为严峻,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发展格局尤为重要。

我国拥有最完备的工业体系和最完整的产业链,配套能力强,供给和需求都能够支撑国内大循环,这是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基础和依托。依托国内大市场的优势,充分挖掘内需潜力,有利于化解外部冲击和外需下降带来的影响,也有利于破解“脱钩断链”造成的冲击和震动,能够在极端情况下保证我国经济基本正常运行和社会大局的总体稳定。我国消费市场潜力巨大,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是建立国内大循环的基础和底气。

我国石化行业也是如此,从石油天然气勘探开采、炼油、基础化学品、合成材料到精细化学品,已形成完整、全产业链的石化产业体系。面对今天全球经济形势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石化行业及骨干企业要在加快国际化布局的同时,在畅通国内大循环上下功夫。一方面,做好东部与西部、沿海与内陆石化基地、化工园区及产业链供应链的布局与协同,在此基础上加快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及人才结构的优化与升级,在差异化中高端发展,在市场互补中实现循环;另一方面,以满足国内需求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传统产业的技术升级和结构优化,加快传统产业新旧动能转换和产品的高端化、差异化和精细化。

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绝不是关起门来封闭运行,不是封闭的国内单循环,是通过释放内需潜力,坚持开放合作的双循环;是在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的前提下,更加紧密同世界经济畅通互动的双循环。

Baidu
map